线程通信(等待通知wait/notify机制)
线程通信(等待通知wait/notify机制)
1. 等待/通知机制介绍
1.1 不使用等待/通知机制(轮询)
当两个线程之间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,也就是说第一个线程(生产者)做相应的操作然后第二个线程(消费者)感知到了变化又进行相应的操作
1.1.1 轮询方式案例
while(value=desire){
doSomething();
}
假设这个value值就是第一个线程操作的结果,doSomething()是第二个线程要做的事,当满足条件value=desire后才执行doSomething()。
1.1.2 轮询方式缺点
第二个语句不停过通过轮询机制来检测判断条件是否成立。如果轮询时间的间隔太小会浪费CPU资源,轮询时间的间隔太大,就可能取不到自己想要的数据。
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今天讲到的等待/通知(wait/notify)机制来解决这两个矛盾。
1.2 什么是等待/通知机制
1.2.1 等待/通知生活中的案例原型
等待/通知机制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,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厨师和服务员之间就存在等待/通知机制。
- 厨师做完一道菜的时间是不确定的,所以菜到服务员手中的时间是不确定的;
- 服务员就需要去“等待(wait)”;
- 厨师把菜做完之后,按一下铃,这里的按铃就是“通知(nofity)”;
- 服务员听到铃声之后就知道菜做好了,他可以去端菜了。
1.2.2 简介
等待/通知机制,是指一个线程A调用了对象O的wait()方法进入等待状态,而另一个线程B调用了对象O的notify()/notifyAll()方法,线程A收到通知后退出等待队列,进入可运行状态,进而执行后续操作。上诉两个线程通过对象O来完成交互,而对象上的wait()方法和notify()/notifyAll()方法的关系就如同开关信号一样,用来完成等待方和通知方之间的交互工作。
1.3 等待/通知机制的相关方法
方法名称 | 描述 |
---|---|
notify() | 随机唤醒等待队列中等待同一共享资源的“一个线程”,并使该线程退出等待队列,进入可运行状态,也就是notify()方法仅通知“一个线程” |
notifyAll() | 使所有正在等待队列中等待同一共享资源的 “全部线程” 退出等待队列,进入可运行状态。此时,优先级最高的那个线程最先执行,但也有可能是随机执行,这取决于JVM虚拟机的实现 |
wait() | 使调用该方法的线程释放共享资源锁,然后从运行状态退出,进入等待队列,直到被再次唤醒 |
wait(long) | 超时等待一段时间,这里的参数时间是毫秒,也就是等待长达n毫秒,如果没有通知就超时返回 |
wait(long,int) | 对于超时时间更细力度的控制,可以达到纳秒 |
2. 等待/通知机制的实现
2.1 实现案例
MyList.java
public class MyList {
private static 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String>();
public static void add() {
list.add("anyString");
}
public static int size() {
return list.size();
}
}
ThreadA.java
public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{
private Object lock;
public ThreadA(Object lock) {
super();
this.lock = lock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try {
synchronized (lock) {
if (MyList.size() != 5) {
System.out.println("wait begin "
+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);
lock.wai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wait end "
+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);
}
}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
}
ThreadB.java
public class ThreadB extends Thread {
private Object lock;
public ThreadB(Object lock) {
super();
this.lock = lock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try {
synchronized (lock) {
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 {
MyList.add();
if (MyList.size() == 5) {
lock.notify();
System.out.println("已发出通知!");
}
System.out.println("添加了" + (i + 1) + "个元素!");
Thread.sleep(1000);
}
}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
}
Run.java
public class Ru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try {
Object lock = new Object();
ThreadA a = new ThreadA(lock);
a.start();
Thread.sleep(50);
ThreadB b = new ThreadB(lock);
b.start(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
}
输出的结果
2019-09-21 00:48:52 JRebel:
wait begin 1568998132460
添加了1个元素!
添加了2个元素!
添加了3个元素!
添加了4个元素!
已发出通知!
添加了5个元素!
添加了6个元素!
添加了7个元素!
添加了8个元素!
添加了9个元素!
添加了10个元素!
wait end 1568998142540
2.2 synchronized关键字在线程通信中的作用
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将任何一个Object对象作为同步对象看待,而java为每个Object 都实现了等待/通知(wait/notify)机制的相关方法,他们必须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同步的Object的临界区内。
- 通过调用wait()方法可以使处于临界区内的线程进入等待状态,同时释放被同步对象的锁
- 而notify()方法可以唤醒一个因调用wait操作而处于阻塞状态中的线程,使其进入就绪状态。
- 被重新唤醒的线程会视图重新获得临界区的控制权也就是锁,并继续执行wait方法之后的代码。如果发出notify操作时没有处于阻塞状态中的线程,那么该命令会被忽略。
3.相关知识点
3.1 notify()锁不释放
当方法wait()被执行后,锁自动被释放,但执行玩notify()方法后,锁不会自动释放。必须执行完notify()方法所在的synchronized代码块后才释放。
3.2 Thread.join()
3.2.1 Thread.join()使用背景
在很多情况下,主线程生成并起动了子线程,如果子线程里要进行大量的耗时的运算,主线程往往将于子线程之前结束,但是如果主线程处理完其他的事务后,需要用到子线程的处理结果,也就是主线程需要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之后再结束,这个时候就要用到join()方法了。另外,一个线程需要等待另一个线程也需要用到join()方法。
Thread类除了提供join()方法之外,还提供了join(long millis)、join(long millis, int nanos)两个具有超时特性的方法。这两个超时方法表示,如果线程thread在指定的超时时间没有终止,那么将会从该超时方法中返回。
3.2.2 子线程执行完主线程才退出
public class 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{
MyThread threadTest = new MyThread();
threadTest.start();
//Thread.sleep(?);//因为不知道子线程要花的时间这里不知道填多少时间
threadTest.join();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想当threadTest对象执行完毕后我再执行");
}
static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ru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我想先执行");
}
}
}
上面的代码仅仅加上了一句:threadTest.join();。在这里join方法的作用就是主线程需要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之后再结束。